在昨天(12月25日)下午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秘书长、执委会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顾军介绍示范区建设创新发展情况。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孙珊,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张桥,浙江省司法厅副厅长亓述伟,上海市青浦区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金晓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孙建江,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锡锋共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来看文字实录↓
——热点问答——
Q
A
下阶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改革部署,复制推广示范区管理经验,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完善邻沪跨界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一是坚持总规统领,加快推进跨省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按照自然资源部的统一部署,我们将会同苏浙皖三省规划资源部门,持续深化《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优化“1+13”城市国土空间协同格局、基础设施支撑系统、生态文化底色底板,高质量绘就“一张蓝图”。二是完善规划体系,有序推进各邻沪跨界协同单元详细规划覆盖。复制推广示范区经验,进一步完善各邻沪跨界协同单元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重点地区的详细规划为载体,加强功能产业、基础设施、生态人居等空间资源统筹配置。三是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共建区域重大功能性项目,持续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完善示范区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试点,推动空间协同治理。四是强化三师联创,提升跨界地区空间品质。进一步用好“三师联创”机制,广泛吸引优秀的规划建筑、生态景观、资产评估、策划运营等领域的专业团队,聚焦沪派江南、水乡湿地等试点项目,充分发挥高水平规划设计的引领作用,整体统筹盘活各类空间要素,持续提升示范区及各邻沪跨界地区的空间品质。
Q
A
顾军:五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刻度,过去的五年,示范区开展了一批首创性的、从0到1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示范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还有更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制度创新的含金量怎么进一步提升。去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评价示范区建设“成绩斐然”,我们理解这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是对示范区下阶段的工作提出更高的殷切的希望。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示范区实现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跃升的关键阶段,接下来示范区将抓好“六个结合”。
一是坚持制度创新与改革授权相结合,释放政策效应。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国家相关部委,今年以来形成了两批示范区改革授权事项清单,赋予了示范区更多改革空间。下一步,示范区将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抓好落实。确保授权事项“接得住、用得好”,形成更多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
二是坚持项目建设与功能培育相结合,出功能出效益。重大项目是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重要载体。水乡客厅作为生态绿色功能样板区,目前正在积极谋划功能布局。同时,协同推进包括青浦西岑科创中心、苏州南站科创新城、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在内的“三片”建设,强化政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
三是坚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相结合,提升发展质效。一方面,继续做好生态绿色文章,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同时,做好文旅融合文章,以水为脉串联江南水乡的历史文化名镇,加快把生态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四是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增强发展动能。示范区将着力创建国家级跨省域高新区,以头部企业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打造“创新场”和孵化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五是坚持共建共享与协同发展相结合,增进民生福祉。在前五批次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清单基础上,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机制。推出更多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同城待遇用卡场景。未来我们将积极探索联合举办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培育特色体育品牌,带动文体商旅融合发展。
六是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优化工作机制。在今年的示范区开发者大会上,又有一批头部企业、专业机构加入示范区建设“朋友圈”,一批高质量发展项目揭牌、签约。我们将继续携手各方,为示范区导入更多优质资源,为一体化发展聚势赋能。
示范区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站在新起点上,执委会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齐心协力、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奋力书写示范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Q
A
Q
A
Q
A
Q
A
Q
A
转自:上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