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市民热点> 上海动态

上海动态

沪道路交通运行最新月报出炉,这些高速桥隧流量较高

发布时间:2021-08-26  

市交通委指挥中心说,7月路网交通运行总体平稳。其中南北西侧(共和-鲁班)工作日拥堵区段时长最长。各高速公路中,流量最高的前三位为G1503上海绕城高速、G15沈海高速和G60沪昆高速。详见↓

 

图片

本月中心城快速路日均流量为198.8万辆次,环比下降4.7%,较2019年下降9.1%;高速公路日均流量为139.3万辆,环比下降5.7%,较2019年上升10.5%。

 

图片

图片46个快速路区段中,有20个区段工作日高峰时段拥堵指数在50以上,环比减少1个,较2019年增加8个。

 

图片20个拥堵区段工作日拥堵时长为1.3-13.4小时。

 

图片

 

图片

图片7月中心城越江桥隧总体较稳定,翔殷路隧道早、晚高峰流量环比上升最明显,复兴东路隧道早高峰流量和徐浦大桥晚高峰流量环比下降最多。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高速公路有10个收费站出入口出现过拥堵。拥堵频率最高和日均拥堵时长最长的均为S32上海申嘉湖高速林海出口

 

图片

 

图片7月普通国道和省道日均流量最高的分别为G312曹安公路和S126沪太公路,日均流量分别为2.1万辆次和3.7万辆次;客车量占比超过85%的国道为G31沪青平公路和G312曹安公路,省道为S223昆阳路、S126沪太公路和S325南奉公路。

 

图片

 

图片

图片7月省界进出沪流量以江苏方向为主,流量占73.7%,而浙江方向流量占26.3%。

 

图片图片图片受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7月24日至27日市民出行活动显著减少,周日和周一中心城快速路流量和拥堵指数均有明显下降。图片图片

 

同比前一周,周日和周一两天均有超过36个区域平均拥堵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延安北侧、延安南侧、外环内侧(沪渝-沪嘉)和中环内侧(仙霞-共和)在周日10-19时、周一早晚高峰时段的平均拥堵指数降幅均位于前十。

图片图片图片受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外环线内地面道路区域拥堵指数有明显下降。
图片同比前一周,周日和周一早高峰均有超过52个地面道路区域平均拥堵指数呈下降趋势,而周一晚高峰所有地面道路区域平均拥堵指数均下降。其中,龙华区域的地面道路在以上统计时段的平均拥堵指数降幅均位于前十。
图片图片

 

资料:市交通委指挥中心

市交通委指挥中心说,7月路网交通运行总体平稳。其中南北西侧(共和-鲁班)工作日拥堵区段时长最长。各高速公路中,流量最高的前三位为G1503上海绕城高速、G15沈海高速和G60沪昆高速。详见↓

 

图片

本月中心城快速路日均流量为198.8万辆次,环比下降4.7%,较2019年下降9.1%;高速公路日均流量为139.3万辆,环比下降5.7%,较2019年上升10.5%。

 

图片

图片46个快速路区段中,有20个区段工作日高峰时段拥堵指数在50以上,环比减少1个,较2019年增加8个。

 

图片20个拥堵区段工作日拥堵时长为1.3-13.4小时。

 

图片

 

图片

图片7月中心城越江桥隧总体较稳定,翔殷路隧道早、晚高峰流量环比上升最明显,复兴东路隧道早高峰流量和徐浦大桥晚高峰流量环比下降最多。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高速公路有10个收费站出入口出现过拥堵。拥堵频率最高和日均拥堵时长最长的均为S32上海申嘉湖高速林海出口

 

图片

 

图片7月普通国道和省道日均流量最高的分别为G312曹安公路和S126沪太公路,日均流量分别为2.1万辆次和3.7万辆次;客车量占比超过85%的国道为G31沪青平公路和G312曹安公路,省道为S223昆阳路、S126沪太公路和S325南奉公路。

 

图片

 

图片

图片7月省界进出沪流量以江苏方向为主,流量占73.7%,而浙江方向流量占26.3%。

 

图片图片图片受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7月24日至27日市民出行活动显著减少,周日和周一中心城快速路流量和拥堵指数均有明显下降。图片图片

 

同比前一周,周日和周一两天均有超过36个区域平均拥堵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延安北侧、延安南侧、外环内侧(沪渝-沪嘉)和中环内侧(仙霞-共和)在周日10-19时、周一早晚高峰时段的平均拥堵指数降幅均位于前十。

图片图片图片受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外环线内地面道路区域拥堵指数有明显下降。
图片同比前一周,周日和周一早高峰均有超过52个地面道路区域平均拥堵指数呈下降趋势,而周一晚高峰所有地面道路区域平均拥堵指数均下降。其中,龙华区域的地面道路在以上统计时段的平均拥堵指数降幅均位于前十。
图片图片

 

资料:市交通委指挥中心

转自:上海发布